# 第二个伊朗?
夜色笼罩莫斯科,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里,普京正听取格拉西莫夫关于库尔斯克州遇袭的简报。
屏幕上闪现着乌克兰无人机的轨迹——它们从多个方向逼近总统专机时,精准度达到米级,仿佛有人悄悄泄露了最高机密行程。
那一刻,普京的脸色铁青,空气凝固,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疑问浮现:俄罗斯的核心系统,是否早已沦为筛子?
这场袭击绝非孤例,更像是渗透危机的冰山一角——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瞬间垮台,到乌克兰无人机摧毁俄军基地的战略轰炸机,每一步都透着内鬼的影子。
北约、乌克兰情报部门编织的无形大网,已将俄罗斯从高层安保到前线指挥部层层穿透。
看看最近发生的事吧。
在圣彼得堡,俄联邦安全局刚刚破获一个间谍网络,逮捕了涉及能源和军工领域的叛徒,他们向西方泄露了核基地蓝图和军事布局文件。
这些资料多达200万份,其中一份“绝密”档案甚至详细记录了洲际导弹发射井的密码锁型号和守卫换岗时间——这在和平时期就是自毁按钮。
更糟的是,克雷米亚大桥遭遇第三次精准爆破,乌克兰“蛛网行动”在18个月策划期内摧毁了41架图-95战略轰炸机,整个过程俄情报系统竟视若无睹。
想想泽连斯基那句宣告吧:一个袭击地点就设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门前。
这意味着什么?
敌对势力不仅渗透成功,还像是在嘲笑俄罗斯安保的徒劳。
堡垒最容易从内部崩溃,明枪易躲暗箭难防。
这句格言在伊朗身上印证得残酷——以色列曾“一锅端”清除伊朗将领,依赖的正是内鬼的里应外合。
伊朗虽在12天内逮捕700多名间谍,却无法根除美以的无孔不入。
普京,这位克格勃出身的强人,如今恍然大悟:内敌的破坏力远超战场强敌。
他签署了新法令,大幅扩展“国家机密”覆盖范围,将经济、外交、科技等领域的信息纳入,严厉惩处任何“危害国家安全”的泄露行为。
这是继要求联邦安全局彻查内鬼后的又一重拳。
俄罗斯投入了200亿卢布强化反间谍行动,加强对可疑人员的监控和部门清查,目标直指高层的亲美派和投机分子——他们潜伏在国防部、克里姆林宫,可能就在普京身边。
,隐患深埋已久。
2023年,俄安全部门公开的叛国案件超200起,实际数量或翻倍。
前总理卡西亚诺夫已被列为“外国代理人”,库尔斯克州原州长团队贪污194亿卢布防御资金,导致边境防线如纸糊。
渗透带来的后果远超战术损失:41架轰炸机被毁削弱核威慑力,能源设施遇袭造成10亿美元亏损,国际市场对俄制武器信心崩塌,连印度等盟友都在重新评估采购。
经济、军事、社会信任,三重危机交织——普京甚至改用视频会议表彰公民,线下活动已不可靠。
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,你觉得俄罗斯能真正清除所有内鬼,避免成为下一个伊朗吗?
风险是系统性的,真正的敌人可能藏在最亲近的阴影中。
普京的举措虽必要,却难敌无孔不入的渗透。
随着国家机密范围扩大,惩处力度增强,俄罗斯或许暂缓危机,但内鬼的幽灵将如影随形——未来每一步,都在考验这个国家的韧性与清醒。
#换个角度看世界#
盛达优配-配资一流证券配资门户-配资炒股网-全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